高懿德物道主义哲学原理著作:《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
点击量:206
“物道主义”哲学是本人在所创立的“物种文明哲学革命理论”体系基础上所独创的哲学思想体系,承载这一哲学思想体系的是本人于2016年底出版的160万字的哲学原理著作——《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
物道主义哲学(原理)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从未有着的全新哲学理论体系。它在对哲学对象、哲学思想范式、哲学的基本内容、哲学的基本思想原则等诸方面,都对既往哲学进行了根本性批判和革命性变革,从而都进行了革命性的思想创新。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对象上看,以往的哲学一般把哲学的对象看作是世界的终极本体和本质或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和全面论证了哲学所要反映的对象是世界的统一性存在逻辑(简称世界统一性)。
从内容上看,以往的哲学一般地把哲学看作是关于世界的本体、本质或一般规律的学说,“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则提出和全面论证了哲学是关于世界统一性存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并全面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
从思想原则上看,以往哲学总体上是以人为中心来理解和看待人和世界关系的主客体思想体系,都是只服务于人类生存和生活追求人类幸福而把自然万物只是看作手段的学问,因而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种人道主义哲学思想系统。“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颠覆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原则,把握到了世界万物平等存在一体构成自身与世界的“物道主义”逻辑,并使其成为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原则。既往哲学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人本人道主义的,新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物本物道主义的。
从思想范式上看,既往哲学总体上是以“道”为中心和主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范式,物被道所“奴役”,成为理解和说明道的附属品。“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颠覆了这种基本思想范式,认为物是道的本体,道为物之用,详细论证和确立了物本道用物为中心的物本主义逻辑思想范式。
从学理逻辑架构上看,既往哲学在学理上呈现为形而上的本体论与形而下的现象论的相互分离、对立与排斥。古、近代哲学的主体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现、当代哲学的主体是形而下的实证哲学。形而上鄙夷形而下,形而下拒斥形而上。“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以为彼此皆为极端片面,论证了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形而上下学”才能真正把握世界万象和把握世界的统一性逻辑。
总之,物道主义新哲学在以上四大方面从根本上对既往哲学的根本缺陷或弊端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与克服,并由此确立了全新的且真正所是的哲学对象、内容、原则、范式和学理逻辑结构,并由“关于世界统一性的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一名鲜明、集中、准确地标示出这种革命性变革及其所确立的上述内容。
本人认为,《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所做出的上述理论创新不仅是全面性的,而且是合理的,其所提出、全面论证和阐述的完整的“物道主义形而上下学”是一种全新的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思想范式,其最大贡献在于对世界统一性的物道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与阐释。
从学理上看,物道主义哲学是具有重大、全面理论创新的学术价值。它是颠覆和终结既往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种哲学思想传统、观念和范式,开创未来全新的未来哲学时代和人类未来文明时代的全新哲学思想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范式价值和实践价值。
物道主义哲学被学界誉为:
亘古未有的哲学思想体系;
哲学领域的爱因斯坦革命;
提前到来的廿二世纪哲学;
科学唯物主义的崭新形态;
终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哲学;
开启未来文明的哲学思想。
当然,上述称誉或许有夸张之处,希望专家们勿以为意!
物道主义哲学是本人所创立的物种文明理论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著作下载地址:http://web.qfnu.edu.cn/gaoyide/zh_CN/article/14080/content/1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