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似是而非论(修改稿)
——道学思想及其思想范式与认知方式批判
高懿德
2020年2月11~15日
内容提要:道家之学被一些人认为是中国唯一真正的哲学,其思想似乎非常深奥而合理,从而在当今中国思想界被高度追捧,然而却是看似高明,实则似是而非。表现在:作为其核心观念的道是毫无内容、玄奥无凭的;作为其基本理论的道生万物思想是无中生有、荒诞无稽的;其所谓的辩证观念基本是一些素朴猜测而无辩证理性;其认识论思想是反实践、反理性、唯心论的;其社会政治思想是背道而驰与反文明的;最后,其思想范式是无中生有、颠倒本末的,其认知范式是诉诸直观而反理性的。
当然,虽然道学的基本内容都是违背客观逻辑表面似是而理为非的东西,但也不否认其中包含着一些合理的因素。尽管如此,这些合理的因素相也只是其中的次要成分。
道学,可以说基本上就是一些高明的胡扯。如实说来,道家的基本思想都是似是而非、基本错误的东西,其学理是反理性、非逻辑、非科学的,二者对中华民族的道学思想架构和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消极性影响,贻害无穷。
关 键 词:道学思想;思想范式;认知方式;似是而非
引 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老庄创立的道学思想曾对汉代(西汉)政治和社会起过重大影响,西汉中后期被政府弃用后,渐渐转化为民间的道教文化形式,也偶尔在一些时代如魏晋时期曾经有过民间非宗教的思想与文化之小昌,但大多数时候被淹没在民间极个别的士人、学者当中。
有趣的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又主要在民间学人那里兴起了道家文化热,虽然热度仅次于有政府特别助力的儒家文化热,但学人对其的疯狂程度与对儒家文化却也难分伯仲,而且有个别学人极度崇拜道家而贬低和否定儒家,如黎鸣(非民间学者)与王东岳(民间学者)两位老先生。
道家思想被当今崇拜者看作是有史以来最为悟通天地宇宙大道的学问,从而被看作是人类生活的真正大道和通衢,是克服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本途径。大部分当今崇拜者直接主张当代社会应完全信奉和实行道家的基本思想。还有一些崇拜者主张对元典的道家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后而应用于现代社会。
但如实说来,道家的基本思想都是似是而非、基本错误的东西,其学理是反理性、非逻辑、非科学的,二者对中华民族的道学思想架构和非理性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消极性影响。所有这些都表明,道学总体上和根本上不适用于当今时代,应当反思和批判其不合理的思想和非理性特质,发掘其合理的内容,以便得其真知而同时避免其对当今社会的有害性影响。这便是本文兴起的缘由!
一、荒诞不经与子虚乌有的“道”观念
道学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关于“道”的观念。首先,这一观念在道学那里并没有得到严谨的阐释和论证,而只有模模糊糊的无根无据和虚幻的推测性描述,因而并非严谨的哲学概念,从而是一个荒诞不经的观念而已。其次,这一观念表面上似乎是对万物存在之道的描述性说明,但因其反映内容先于万物并可以离开物而在而无法在客观世界找到实相,故它是似是而非、子虚乌有的观念。
在中国文字中,“道”起始指的就是道路,其甲骨文之形为人走在四通的大路上,《说文解字》注释:“所行道也”。
在老子之前,人们把天道看作是天地间不变之法则,把人道本于天道。此时的“道”从属于“天”,故谓之“天道”。但老子认为:“道”不仅在天地之间,更在天地之上;不仅是高于天地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由其所从出,而且是人类认识不可企及之极限。
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四方面的涵义:①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无形无象;⑤不可认识。
老子的这个“道”,是道家学说的首要概念。但从认识上说,其实就是一个混乱不清的概念,因为老子本人及道家学说的后继者们,始终都没有给出明晰的含义。从认识逻辑上看,这个概念本身不但没有明晰的含义,而且道家对其的描述也是毫无实相,荒诞不经。
首先,从认识上看,“道”是不可以认识的,但对其又有所知,这便一开始就自相矛盾!
老子称“道”不可以道和名,但又给出了“无”、“有”之双名。《老子》首篇便是对道的矛盾解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次,从本性上看,把“道”看作是既“无”又“有”的“玄”同之体,本身又是自相矛盾。
《老子》把“无”和“有”作为“道”的名,就是在本性上把“道”看作既“无”又“有”的同一个自相矛盾之物,而因自相矛盾无法理解而“谓之玄”。客观上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种既有又无这种自相矛盾的“玄同”之物!把它叫作“玄”也无济于事!
再次,对“道”的描述性认识毫无实相,荒诞不经。
其一,《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请问,“道”是啥“物”? 其中有“象”,“象”是什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精”和“真”是什么?
其二,《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一章)
请问,“道”是什么样的物混成的?又是如何先于天地而生的?
显然,这些描述毫无实际内容,也没有任何经验和逻辑的支持,属于主观臆想之词,不仅自相矛盾,而且毫无客观根据。
老子把“道”理解为一种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实在是空虚之词。后继者们为了摆脱空虚之弊,又把“道”理解为一种“元气”。但无论是“混成之物”还是“元气”,都只是一种主观臆测,毫无实际内容。另外,所谓的“混成之物”或“元气”,终究还是一种物,就是一种“有”,这显然又与道的“无”本性相矛盾!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说明,道家的“道”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物。
其实,道学创始人老子对“道”的说明还有一个自我矛盾的地方,即:他一方面把“道”看作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在并派生天地万物的东西,如此的“道”显然不是“物”,另一方面他又说“道”就是一种“物”,说“道之为物”(《老子》二十一章)是“有物混成”(《老子》二十五章)。这种矛盾恰好是“道”观念之荒诞的体现。
二、体用颠倒、本末倒置的“道”“物”关系说
道学最核心的思想逻辑就是关于“物”“道”关系的假说。道学创始人并未对这一假说进行明确阐释和说明,而是直接在其具体思想论述中以此为据。这一假说无疑是构建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逻辑框架,但它却是体用颠倒与本末倒置的根本错误的东西。
“物”和“道”的关系无疑是世界万物及其统一构成和存在的中枢性关系,因此,彼此的关系框架,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决定着哲学世界观的基本思想框架。
道家首先确立了道本物从以道来主宰万物的思想逻辑框架,并由此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最基本的思想逻辑框架。但遗憾的是,这个物道思想框架是错误的,不成立的,由此而误导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
道家认为,形而上的“道”是真正的本体,是产生形而下的天地万物的本根或本原,同时也是事物存在之根据,是万事万物之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之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之本质。天地万物则是由它所派生和所决定的东西,是它用来实现和体现自身的中介。因此,道家就确立了如下逻辑:道本物末,道体物用,道派生和决定物。《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老子》六十二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三十九章)
老子的这种道本物末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却流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唯心论的道器观。明清之际的唯物论道器说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批评。唯物论的道器观以器为实体,把器或物或气看作是道的主体和本质,认为道作为物的规律和规范不能脱离形器而存在,而是存在于器物之中,随器物而变化。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道器观,明确提出“天下惟器”说,进一步提出了“道在器中”、“道不离器”、“无其器则无其道”、“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道和器“统一乎一形”而不能分裂的观点。唯物论的这种道器观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却只是一些独断性论述,而缺乏严谨的证明,故影响不大,没有撼动老子道物观在中华思想史上的统治地位。
客观上看,所谓的“道”,其实就是物的构成和存在方式,不过是物和物的结合与分离关系的形式之总和而已,因而没有那么神秘和玄奥!
在物道主义哲学看来,“道之实就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切途径、过程、形式、机制或方式,总之,就是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方式。所谓一切存在方式,即包括本质的、必然的事物关联方式,也包括非本质的、偶然的事物关联方式。总之,包括一切事物及其运动的本质、现象和过程。凡宇宙之内一切事物的现象、过程和形式,都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即道。”
由此可见,道本质上是物和物相互关联而产生的关联方式,是由物所派生的,从属于物内部和物与物之间,由物所决定,是物实现自身构成和存在的方式。由此可见,物与道之间的关系,是物派生和被派生,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从而是物本而道末、物体而道用的关系,是道在物中、从属于物的关系,而最关键的是:物是道的本体,道是物的末与用,而不是相反。
这说明,道学最核心的思想假说之一——道本物用物末之说,是体用颠倒和本末倒置的错误观念。
三、荒诞无稽、任性胡扯的道生万物论
道学最核心的思想无疑就是道生万物论了。但它是更为荒诞无稽的思想了。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纯粹主观观念的人性胡扯,毫无任何客观依据和逻辑依据。
道生万物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对此,老子只是任性一说而已,并未有任何实证和逻辑证明。后人通常有如下解释:“道生一” ,一者,太极也;太极分而为阴阳,此即所谓“一生二”;阴阳交互感应而形成一种和合状态,此即所谓“二生三”;万物就是由阴阳交互感应和合而成的,此即所谓“三生万物”。这种解释本身就比较荒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更加荒诞的解释,皆不值得在此一列。
这种道生万物的思想是非常荒诞不经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人类的所有经验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须有先在的相应条件,纯粹的“无”不能产生任何东西,而道家的“道”,是先于万物“存在”(其实不可能存在)的“无”,不具备产生事物的任何条件,从而绝对不可能产生任何事物,更别说天地万物了。后人为了克服“道”无中生有的矛盾,把“道”理解为一种难以理解的一种物——即“炁”。这纯粹是一种强解。但如此一来的“道”就是一种物而不是一种道了,就违背了道生万物这一基本“逻辑”,换言之,所谓的道生万物说就存在了。
其次,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纯粹是瞎诌。“一”、“二”、“三”是什么?难道说仅仅是数字吗?我们知道,世界上是没有纯粹的数字的。请问,纯粹虚无的“道”如何“生一”、“一”如何“生二”、“二”如何“生三”、“三”如何“生万物”的呢?谁能说出它的途径和机制?真是一片荒唐!
后人为了克服这种荒诞,便用一种根本说不清的“元气”贯通,把“一”说成是“太极”之元气,说“道生一”就是道生“太极”之元气,此之谓“道生一”;太极之气分而为“阴”、“阳”二气,此之谓“一生二”;阴阳二气又交感为一种合和状态即“三”,此之谓“二生三”;在“三”中阴阳不断地交感合和而成万物,此之谓“三生万物”。姑且不说这个“气”本身就是不能确定而莫须有的事物,就说虚无的道如何生出太极之元气?元气如何分为阴阳二气?便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属于纯粹瞎诌之列。再说阴阳二气是怎样的气?二者如何交感合和而成“三”态?此“三”态究竟又是怎样的“态”?阴阳又是如何交感而成万物?纵观历史上的道家学者从无一人给出过合理的根据和证明,所有的解释无不是胡诌之词!
四、毫无根据、主观猜想的道法无为论
道法无为即道法自然思想,被认为是老子哲学的根本所在。其实,这一思想不仅无根无据,而且根本不符合世界万物存在的现实。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其意是说,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玄妙之道,作为世界的本原与本体缔造和成就天地万物,却是并非有意作为,而是完全出于无意作为,是道的无意作为而有为;无意作为而有为,正是天地人所应效法的地方。
这种观念其实只是老子无根无据的主观猜想,老子本人也未曾给出任何根据,只是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来说明而已。推究世界万物构成和存在的逻辑,皆有着各自的必然性,皆指向着某种客观的目标,皆有着自组织自己到达目标状态的客观意志和活动倾向,因而都是自我主动的构成与存在的逻辑,因而都是自我有为的。现代系统论、协同论尤其是自组织理论都证明,世界上一切事物系统的活动都是朝向某个既定目标而主动有为的,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倾向是有为而不是无为,无为只是偶然的环节和因素,没有事物存在活动的基本倾向是无为的,从而,可以说,有为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道之一。因此,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无为的思想是根本错误的,与客观事实根本相反的。
老子为证明无为之道所举的实例,基本都是似是而非的。例如他说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五十七章);“圣人无为,故无败”(《老子》六十四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三十八章)……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根本没有也决不可能的事情。
老子还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并说什么“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五十七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根本错误的,因而既然无为,焉有结果?而所谓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更是毫无道理,客观上看,“败”与“失”并非是因为“为”和“执”,而是“为”和“执”的方法不当造成的,而“为者”也未必一定“败”,“执者”未必一定“失”,相反,有大量的“为者”成,“执者”得的事实。
五、素朴猜测、似是而非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被后人广为称道,被认为是中华思想史上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甚至被认为远超西方辩证法。其实呢,《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虽然比较丰富,但只是些素朴猜测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而已,并未形成真正的辩证法理论,而且有些主要观点还是有重大缺陷的。
第一,猜测到了对立面相互依存、转化和相反相成的矛盾思想,但只是一些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而没有上升为抽象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在《老子》二章和五十八章列举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损益、祸福,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都是相互转化的,但并没有据此总结出对立统一规律理论来,而且也没有对这些实例进行原因性解释。
第二,所谓的“反者道之动”也仅仅是根据某些有限经验而没有任何论证的猜测,而其实并非就是真理,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普遍必然性,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事情并非有“反者道之动”的必然性,例如当一个人的事业如日中天时突然中断,其事业辉煌之状态便没有了无极必反的可能。这种实例当然也无限多,由此便证明了物极必反是错误的。
第三,所谓的“弱者道之用”所蕴含的柔弱胜刚强思想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不能以此为必然之真理。老子认为,事物如果过分强盛,甚至暴烈,那就一定转到反面,一定灭亡。《老子》二十三章说:“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四十二章说:“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教父”;七十八章以水为例说柔能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天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还运用事物对立转化这条所谓自然规律提出战胜对手的方法:让对手过分强大,自然衰退,就易于战胜,即四十六章所说:“将欲擒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其实,这种观点是极端片面的。客观存在有强有弱,它们都是事物的存在方式,相互依存和转化,共同实现事物的构成和存在,并非只有弱势一,而且大多数时候是以强胜弱,而不是相反,以弱胜强的只是极少数情形。
第四,《老子》的量变质变思想,虽然很有道理,但只是一些实例性说明,并未提升为规律的范畴,而且作为实例性说明,也有不合理之处。
《老子》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说法确实蕴含着量变质变思想的因素,但也只是一些素朴的猜测性观念,只是一些具体的量变质变事例,根本不是清晰明确而严谨的量变质变规律之阐释,与普遍必然的量变质变规律相差万里之遥。
可见,被人称道甚至崇拜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并非是辩证法的真理,而多是一些素朴猜测性的辩证观念而已,与辩证法真理不可同日而言。
六、脱离实践、闭目塞听的反认识论思想
道家的认识论思想也是很成问题的,基本没有合理之处。它是脱离实践、闭目塞听、反智主义、反认识的认识论。
我们知道,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他认为:人的感觉器官非但无用,反而有害,“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老子》五十二章),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实践不能出真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第四十七章)。在他看来,要认识真理的“道”,必须远离实践和感知,而采用“静观”、“玄览”的办法,即通过“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将自己置于专心守静的状态,达到物我两忘的虚无境界,以便能够“玄览”无法认识的“道”之真理,体悟“道”的奥秘和真谛。如此一来,就做到了“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这就把认识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自我内省,使得认识与实践完全隔绝了。
这种认识论本质上就是反智主义的。它本质上反对人们从实践和认识中获得知识,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四十八章);求“道”的唯一途径就是“绝圣弃智”(《老子》第十九章),“浑其心”(四十九章)“如婴儿之未咳”(《老子》二十章),整天“沌沌……昏昏……闷闷”(《老子》二十章),只剩一颗“愚人之心”(《老子》二十章)。这就是说,只有不实践,不认识,不学无术,愚昧无知才能明白“道”的精义,通晓“道”的奥妙。
如此一来,老子完全否定了人的认识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与科学的认识论背道而驰!
七、背道而驰、绝学弃智的反文明思想
所谓“绝学弃智”,就是摒绝和抛弃所有的文化学问和智慧,包括“仁”、“义”、“巧”、“利”。
《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就是说,正是这些所谓文明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的出现,导致了大道废弃,大伪盛行,六亲不睦和国家昏乱。而“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
这就是说,老子认为,社会生活越走向文明进步,就越虚伪、昏乱而无道,因此必须反文明而去,弃绝一切文明的因素,走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老子的这种观点是违背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常识的。智慧、仁义道德、技术等文明生活的要素,并非必然带来社会生活品质和风尚的下降,恰恰相反,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主导性和总体性层面看,它们正是推动社会生活品质和风尚不断提升的基本因素,其相反的情形和倾向,倒是智慧与仁义道德和技术不足的结果。
八、无中生有、本末颠倒的思想范式
道家思想不知不觉中给中华民族缔造了两大根本错误流毒至深并至今不绝的基本思想范式,即无中生有与道本物末两大思想范式,它们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有史以来一直沉迷于荒诞无稽的谬坑中而不能自拔且自以为是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此大谬哉!
其一,无中生有的思想范式就是从虚无中无根据、无条件地生造某种内容的思维方式。首先,道家的“道”就是道家生造的半虚无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道家本身也说不清楚,但却赋予它创造世界万物的功能。其次,道家又用半虚无的不知何物的“道”生造出了天地和万物。至于半虚无的“道”如何造出天地和万物,道家更是不知究竟。
这种无中生有的思想范式,无疑是根本错误的,它完全违背了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有条件和根据的因果推移过程这一客观真理!
在一切错误的思想范式中,这一思想范式的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产生任何荒诞无稽、贻害无穷的所谓“思想”且无法判断其对错!
其二,道本物末的思想范式是颠倒了物道之本末关系的根本错误的范式。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上,这一思想范式是由道家缔造而深刻流布于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并影响至今的。它使中华民族文化一直逐末(道)弃本(物),尊伪道鄙真物,成为务虚玄而弃真实的荒诞传统。
这两种思想范式决定了先秦以后的中华民族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九、诉诸直观、反对理性的非理性认知范式
道家的认识论缔造了中国民族的一个基本认知范式,即仅仅诉诸直观完全否定理性认识的认知范式。
道家的直观是绝对纯粹的,不仅拒绝理性认知,而且拒绝接触任何现实事物,而一任心灵向内的自我观看,即所谓的“玄览”。其实,这种认知方式不可能认识到任何东西,因为纯粹的心灵就是无,纯粹的心灵的自我观看依然是无。
毫无疑问,这种认知方式完全违背了认识的基本逻辑。对对象的认识必须依赖于对对象的实践性接触,对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对对象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加工。这两点都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而道家的直观,从根本上拒绝了这两个基本条件,因而是根本错误和行不通的。